2016-01-27

蘋果樹與牛頓



領隊特別帶我們到三一學院(Trinity College, Cambridge,它是劍橋大學中最具規模、名聲及財力的學院之一),面對正門的右手邊的庭院來看這顆樹,說牛頓當年因這棵樹落下的蘋果,引發靈感而發現了萬有引力。

這棵樹怎麼看都不像有三百多年的樹齡,顯然是經過移殖的。

牛頓十八歲進入劍橋大學,26年後發表萬有引力,他的靈感如孕育自幼年,這棵原始的樹應該是種在別的地方;如在進劍橋以後,是不是當年他就是坐在這塊草地上的?

當我們這群遊客想跨過矮圉牆,稍為走近這顆樹一點好拍照,立刻就被看守的人趕了出來。顯然我們的警覺心不夠,不論牆的高矮,凡是在圍在裡面的,就是私有土地,外人若不請自入是犯法的。

Sir Isaac Newton (1643-1727) 幼年入鄉村小學,後進入The King’s School, Grantham 成為全校最優生。他的母親在他中學即將畢業前,要他輟學去當農夫,務農使得牛頓變得很鬱卒。還好在他老師的遊說下,牛頓終於在18歲時完成學業。

牛頓是1661年進三一學院的,學校那時教的是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(384-322 B.C.) 兩千年前的那一套 (亞里斯多德專精於物理學、形而上學、詩、戲劇、邏輯學、修辭學、政治、政府、倫理學、生物學、動物學)。

他卻喜歡研究近代或當代學者更新進的論述:

哲學方面
法國的卡笛爾 (Descartes) 1596-1650

天文學方面
義大利的伽利略 (Galileo) 1564-1642
波蘭的哥白尼 (Copernicus) 1474-1543
德國的克卜勒 (Kepler) 1571-1630

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(拉丁文: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),是艾薩克·牛頓的代表作,成書於1687年。論述萬有引力 (universal gravitation) 及三條運動定律 (laws of motion),支配古典力學科學家對自然宇宙的觀念達三百年之久,它同時也是現代工程學的基礎。

第一流的大學,才能培養出像牛頓這麼偉大的科學家。當1661年牛頓進劍橋時,正值康熙接位的前一年。反觀中國的科技,其實老早在宋 (960) 元 (1271) 時期就已經非常發達,例如:

蘇頌 960-1127
渾天儀

秦九韶 1202-1261
數學九章

郭守教 1231-1316
天文曆法

朱世傑 13世紀
四元玉鑒 (數學)

可是到了清代,學校制度大體沿襲明代的官學及書院,但讀書人只注重科舉,學校教育根本不受社會的重視。

科舉的考試,出考題的人,限定要用四書五經來命題。當考生的人,作答時答案必須按一定的格式,分為八段,不許隨便亂寫,這也就是後人稱的八股文。

在學術方面,由於清廷對思想的嚴格控制,使得一般學者為保全他們的身家性命,紛紛轉向從事古籍的考據工作。他們的頭腦很好,把所有的枝微末節,都用很科學的方法查得一清二楚,但這些成果對國家社會又有什麼貢獻呢?

天才型的學者不能讓他們自由發揮,把他們的才能消磨在不相干的領域上,就像牛頓的母親當初要牛頓去耕田一樣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三一學院的正門,蘋果樹就種在腳踏車的右側矮圍牆所圍的院子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