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01-27

數學橋



數學橋是橫越康河 (River Cam) 連通皇后學院院區,用plank做材料所建造的一座橋。它的正式名稱就叫木頭橋 (the Wooden Bridge),現在橋的兩端均已封閉不再使用。

這座橋的建造有好幾種傳說:

~ 來自中國,因設計上涉及一些特殊的數學上的技術,因而得名。

~ 原來是由一些學生們所設計的,他們利用木頭本身的重量和置放的角度,在木條上加木條,使得所有的木條都可完美的彼此支撐。教授們很好奇,這種結構的巧思使得他們肅然起敬,自嘆也不如,進而把它拆下來仔細研究。結果一拆就全部散落,再也裝不回去,只好像現在一樣,用螺釘帽、螺栓和螺絲鎖起來。

~ 是由牛頓設計的,完全沒用螺栓來固定木頭。後來被校方拆開就裝不回去。事實上牛頓逝世於1727,這座橋是22年後才建造的,這個傳說也是不攻自破。

編造這些傳說的人,故事說得天花亂墜,對神奇的數學上的技術倒底是怎麼一回事,總是蜻蜓點水,說不清楚。

本來這些道聽塗說的東西,隨便聽聽也就罷了,但既然牽涉到中國,劍橋大學說不清楚的事,不知容不容我們來越俎代庖?

這橋是在1727+22=1749年蓋的,在這個年代,中國有些什麼類似的木橋呢?在曹雪芹 (1715-1763/4) 寫的紅樓夢第十七回中有「…忽見柳蔭中又露出一個折帶朱欄板橋來…」的描述。

板:1.片狀的木頭。2.成片的較硬的物體。

Plank:1.一般為厚 2”- 6”,寬 9”的木板。2.長細厚重的木板,特別適用於供人行走的結構物上,如小橋。

中國的木製傢俱或建築,一向都不用金屬元件來鉚接,所以看不到連接的螺絲是司空見慣,不值得大驚小怪的事。

從1982年由英國外務部移給大英圖書館的檔案中,顯示在1721-1833年間,英國壟斷了廣州的所有貿易活動。

在1749年稍早的時候,會不會有一個英國的貴族富商,到中國富紳家做客,看到他家花園中那座fold belt red rail plank bridge大為讚賞。富紳召來工匠,依樣剋日複製了小橋的材料並附上詳圖,送給英商當禮物。

英國的貴族或有錢人住的大多是粗大石塊蓋的城堡,外有護城河,小橋派不上用場;堡外如茵的大片草地上,又沒有亭池小河來搭設。富商想起母校校園內有條河面不寬的康河,放這座橋恰恰好,就把這橋送給劍橋大學。

實際負責校務的副校長 (Vice-Chancellor) 認為這橋架在康河上實在不倫不類,有礙觀瞻。本待回絕,礙於這位貴族富商是學校重要金主,得罪不起,於是召集理事會(Council),由大家來分擔責任。會中大家七嘴八舌,莫衷一是。最後作成一項口頭的決議,由學校找一個不起眼的處所,請富商自已去找人來搭。橋搭好了,學校置之不問,讓它自生自滅,最好自已垮掉,責不在我,自然萬事皆休;垮不掉,就等這富商去世或家道末落後,把它當違章建築給拆掉。這一切,大家心照不宣,也不留記錄。

事情往往人算不如天算。百年後,知道這事的人都相繼凋零,這橋還挺立在河上。

再過了數十年,木頭外面的保護漆都駁落殆盡,木質枯乾失去彈性,榫頭自卯眼鬆脫或斷裂,相互咬合的力道不夠,而終於垮了下來。

原本就希望它自己垮下來的,如今搖身一變成了古蹟,古蹟是受到國家保護,不得任意拆除的。這讓學校大大的傷腦筋,一來榫頭壞了必須整塊更換無法復原,修理師傅不會用斗榫合縫的方式來重製,只好把木塊上些許紅色的殘漆刮洗乾淨,塗上柏油類的保護漆,改用螺絲螺帽來連接固定而成現在的樣子;二來財產目錄中查不到它的記錄,只好老老實實的叫它做木頭橋。




這是坐在船上自河中仰拍的,放大後可以隱約觀察到它橋底的大致結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