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01-27

再別康橋

輕輕的我走了,正如我輕輕的來;
我輕輕的招手,作別西天的雲彩。
那河畔的金柳,是夕陽中的新娘;
波光裏的豔影,在我的心頭蕩漾。
軟泥上的青荇,油油的在水底招搖;
在康橋的柔波里,我甘心做一條水草!
那榆蔭下的一潭,不是清泉,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,沉澱著彩虹似的夢。
尋夢?撐一支長蒿,向青草更青處漫溯,滿載一船星輝,在星輝斑斕裏放歌。
但我不能放歌,悄悄是別離的笙簫;
夏蟲也為我沈默,沈默是今晚的康橋!
悄悄的我走了,正如我悄悄的來;
我揮一揮衣袖,不帶走一片雲彩。


「大自然的優美,寧靜,調諧在這星光與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靈。」

「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,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,我的自我的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。」

未識康橋之前,對徐志摩只知道有部描寫他一生的電視劇,可惜沒看到;去過康橋後,認真地讀了「再別康橋」,開始對他的求學生涯發生興趣,看到一些有關的資料。

學前 (4-10歲)
私塾

小學(11-12歲)
陵石開智學堂畢業

中學(13-18歲)
杭州中學畢業

大學(18-21歲)
上海大學
天津的北洋大學
北洋大學的法學院合併到北京大學,主修法律及政治

留學(21-25歲)
克拉克大學學士(十個月),主修銀行(歷史?)及社會
哥倫比亞大學碩士(一年),主修政治
倫敦政治經濟學院
劍橋大學國王學院(七個月),特別生

在23歲以前的徐志摩一直都是用功樸實、名列前茅的好學生。到了劍橋後大概受到「人」與「地」的影響,整個人變得放蕩不羈起來。也就因為這樣,才能造就出如此浪漫的不朽詩人。

徐志摩比較了在英美各兩年的學習過程:

「在美國我忙的是:
《 (學業) 上課、聽講、寫考卷 》,
《 (運動) 無》,
《 (吃喝) 啃橡皮糖 》,
《 (休閒) 看電影》,
《 (其他) 賭咒》。」

「在康橋我忙的是:《 (學業) 無》,
《 (運動) 散步、划船、騎自轉車》,
《 (吃喝) 抽煙、閒談、吃五點鐘茶、牛油烤餅》,
《 (休閒) 看閒書》,
《 (其他) 無》。」

他得到的結論:

《赴美之前》
「與其我到美國的時候是一個不含糊的草包,
《留美之後》
我離開自由女神的時候也還是那原封沒有動。」
《赴英之前》
「但與其我在美國時候不曾通竅,《留英之後》
我在康橋的日子至少讓自己明白了原先只是一肚子顢頇。」
1922年,25歲的徐志摩從劍橋留學回國後,曾作新詩《康橋,再會罷!》。

四年後,他再度抵達英國,發表散文《我所知道的康橋》。

六年後,第三次遊歷劍橋,寫成《再別康橋》,這也是徐志摩生平最後的一次。

三年後,因所搭乘的飛機在飛行途中遇上濃霧,致撞山墜落而罹難。

在《再別康橋》中,他似乎意識到「再別」,其實就是訣別。他曾說:「這是我第三次對康橋表達最深切最難舍離的感情,或許未來的時日裏,她只能永存在我的內心深處了!」